北极科学考察的考察发现

2024-05-05 05:16

1. 北极科学考察的考察发现

2012年8月24日,参与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的科学家说,最新研究发现,一些新型溴代阻燃剂、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首次在北极高纬度海区出现。参与本次科考、来自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蔡明刚博士说,这些新型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对生物和人类多具有致畸、致癌以及内分泌干扰等特征,它们对北极地区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当引起更多关注。据介绍,自中国开展北极科考以来,尤其是2008年和2010年开展第三、第四次北极科考后,科学家在海洋大气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获得大量重要样品,通过后续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北极地区污染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蔡明刚说:“从已有研究结果看,以有机氯农药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这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禁止生产及使用以来,这类物质在北极海水中的浓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一直以来,北极地区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也是北半球人类活动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埋葬地”。专家认为,随着北极环境快速变化、海冰融化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增加,北极海域可能逐渐从一些传统污染物的“汇集地”变为“源头”。蔡明刚进一步解释说,中国科学家对大气和海水中传统持久性污染物进行了实际观测和模型预测,最新结果显示原有平衡可能已被打破,包括多种有机氯农药在内的污染物通过海气交换重新释放进入大气,进入食物链从而传递进入北极高等生物甚至人体中。

北极科学考察的考察发现

2. 北极科学考察开始于何时?

北极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时代,开始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当时12个国家的10 000多名科学家在北极和南极进行了大规模、多学科的考察与研究,在北冰洋沿岸建成了54个陆基综合考察站,在北冰洋中建立了许多浮冰漂流站和无人浮标站。
尽管随着北极的地理发现,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了零星的海洋学、地质学、冰川学、测绘与制图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考察,但是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活动的成功,才标志着北极和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正规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阶段。

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从上海启航:
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7月12日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同时,聚焦国际科学前沿问题,在加克洋中脊区域开展科学调查,揭示超慢速洋中脊岩石和岩浆形成等过程,了解加克洋中脊构造地貌特征,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北极自然环境的认知。
根据安排,本次北极考察预计总航程约1.5万海里,将于今年9月下旬返回上海。
这也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第二次承担北极科学考察任务。2020年7月15日,“雪龙2”号搭载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开启了首航北极科考之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极科学考察、中新网-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从上海启航

3. 北极科学考察的介绍

北极科学考察是指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北极所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开始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随着人类科学活动进入大科学时代,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80年代后期,北极的科学研究活动已出现了真正国际化的趋势。2012年8月24日,中国科学家在北极高纬地区发现新型污染物。

北极科学考察的介绍

4. 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北极科考

中国作为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受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快速而深远。自1999年中国首次组织开展北极考察以来,针对北极海冰、海洋与大气变化同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先后开展了三次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为平台的北冰洋区域综合考察,对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考察研究数据与样本。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2010年7月1日出发,前往北冰洋区域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海清介绍,这次北极考察是继1999年、2003年、2008年3次北极科学考察之后,中国第四次进行北极科学考察,也是历次北极考察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他说,作为第四个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将围绕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理研究、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两大科学目标,在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脊等海域,开展与海冰大范围融化相关联的大气、海冰和海洋过程观测,以及生态系统多学科综合考察。 此次北极考察队由来自2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媒体记者、“雪龙”号船员组成,同时邀请来自美国、法国、芬兰、爱沙尼亚、韩国的7名科学家参加,考察队共计122人。其中,包括一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科学家,这是继第26次南极考察后,第二次邀请我国台湾地区科学家参加极地考察工作。本次北极考察队的领队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担任,首席科学家由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担任,“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的船长由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沈权担任。北极考察队7月1日从厦门出发,计划9月23日返回上海,历时85天,是历次北极考察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

5. 我国进入北极科学考察的地理意义

因为在2001年,我国有关部门就拟订了包括建设北极科学考察站在内的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总体方案。我国的《海洋工作“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应当选择适当时机建立极地科学考察站。2002年12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设正式立项。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研究基地—黄河站落成并启用。
在黄河站,科考人员围绕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了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2018年10月18日,我国第二座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运行。该站位于冰岛北部城市阿库雷里的凯尔赫(北纬65°71′、西经17°36′),由我国与冰岛共同筹建。它具备多种科学考察能力,能够开展极光观测、大气监测、冰川、遥感等研究,部分建筑改造后还可扩展到海洋、地球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在北极建立科考站,不仅为我国长期、深入和持续地开展北极科学研究创造了必要条件,还可以与在南极设立的中山站等科考站相互配合,形成在极地科学研究上的珠联璧合之势。
来源:百科知识

我国进入北极科学考察的地理意义

6. 北极区的科学考察

各国在北极建立的陆基观测站和浮冰站多达几百个,考察研究主要围绕冰雪、海洋、环境、遥感遥测、生物生态等展开。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开展代号为“北极-2007”的北极深海考察。俄国家杜马副主席、极地探险家奇林加罗夫操纵深海潜水器,将一面能保存100年左右、1米高的钛合金国旗插入北极点以下4261米的北冰洋洋底。此举意在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海岭从地质角度上看是西伯利亚大陆板块的延伸。俄罗斯北冰洋插旗行为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派出“希里”号重型破冰船开赴北冰洋,对阿拉斯加附近的北冰洋洋底进行测绘研究。这是美国政府继2003年和2004年之后的第三次测绘活动。美国于1947年在阿拉斯加成立海军北极研究所,1958年成立美国科学院极地研究所,研究涉及声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预报、冰、雪、永久冻土工程学、极地物质系统和人对严寒的适应性等项目。早在1915年前后,加拿大政府便开展了针对北冰洋的探险和考察。1947年,加拿大设立北极东部研究小组和北极区海域生物研究所,1958年又设立海冰研究中心,主要进行加拿大北冰洋大陆架的调查。加拿大在其北部区域设置了30多个北极观测站,2011年更是斥资1040万加元在北极努纳武特地区建立最新的现代化研究所。北极地区周围的陆地、岛屿已基本由北冰洋沿岸国家分占完毕。国际上公认的只有北冰洋中心区域是不归任何国家所有的公共海域,世界各国可自由开展科学考察。越来越多的非北极圈周国家积极投身于北极事务。印度政府踊跃参与北极事务,2007年8月,印度派遣第一支北极科考队奔赴北极进行考察。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最早对北极进行探险考察的国家。1990年,日本政府正式设立北极圈环境研究中心,从事对北极海冰为中心的大气、海洋环境变化的状况等研究。

7. 中国将积极推动北极科学考察吗?

据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6日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表示,中国积极推动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

白皮书指出,中国尊重北极国家对其国家管辖范围内北极科考活动的专属管辖权,主张通过合作依法在北极国家管辖区域内开展北极科考活动,坚持各国在北冰洋公海享有科研自由。中国积极开展北极地质、地理、冰雪、水文、气象、海冰、生物、生态、地球物理、海洋化学等领域的多学科科学考察。

中国将通过建立北极多要素协同观测体系,合作建设科学考察或观测站、建设和参与北极观测网络,对大气、海洋、海冰、冰川、土壤、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等要素进行多层次和多领域的连续观测。中国致力于提高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建设,加强北极科考站点和科考船只等保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并提升其功能,推进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建造工作等。

中国支持和鼓励北极科研活动,不断加大北极科研投入的力度,支持构建现代化的北极科研平台,努力提高北极科研能力和水平。中国大力开展北极自然科学研究,不断加强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加强北极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积极推进北极科研国际合作。
希望北极的研究考察可以取得更多的成果!

中国将积极推动北极科学考察吗?

8. 去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答案C
每年的5--8月是北极的暖季,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年中较高的季节,且北极点附近太阳终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此时是去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