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扶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有何对策

2024-05-19 08:43

1. 目前我国扶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有何对策

1.影响企业内部稳定的问题 
  笔者总结近年来单位内部一些问题和开展维稳工作的经验,发现目前企业中影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权益性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包括员工涨工资、伤残理赔、待遇、劳务用工、住房分配等,这些都是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因此,因为权益性的问题带来的企业内部不稳定是非常普遍的。现今社会是对于金钱越来越敏感的年代,尤其是关于涨工资问题,如果相关部门处理不当是非常容易引起问题的。如果相关部门人员没有很好的按照制度来解决,而当事人又只是按照个人喜好和个人利益来解决,这样就会造成企业内部矛盾的产生,当矛盾越来越多时会成为影响企业内部稳定的因素。 
  1.2历史遗留问题 
  有很多老员工,或者领导调动或者离职时,都会遗留各种各样的涉及利益以及退休待遇问题。而在这些人中,有的员工因为公司受伤但未进行工伤统筹保险,还有个别员工及离退员工待遇问题没有解决,这都是造成企业内部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1.3企业改制过程中下岗分流人员的就业问题 
  这一类问题在很多企业都是存在的,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深层次的管理和工作体制改革,在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很多企业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实行的是企业内部减员的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员员工中的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还是会遗留一些员工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这些人都是企业的老员工,对于生活水平提高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也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稳定。 
  1.4上访问题 
  当前企业内部的上访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各种各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多员工会选择上访,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领导重视来解决自身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可能是遗留问题,很多问题可能是制度问题,企业领导的不断更换,企业也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在面对经常出现的越级上访,或者用闹事的方式来引起人们注意的行为,应该引起企业安保部门的重视。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现在影响企业内部稳定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加大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的形成。由于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的处理思路准确,考虑周全,方法得当,存在的这些问题也一定可以得到处理。在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稳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解决影响企业内部稳定问题的对策 
  2.1发展是硬道理,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解决企业内部不稳定因素最本质的途径和办法 
  在企业的发展中,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也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把主要精力和人员放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只有发展了,经济效益就可以增长,只有企业效益增长了,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解决企业内部不稳定的最简便、最安全的办法,消除了企业内部的不稳定,企业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发展和稳定是相辅相成的。 
  2.2员工利益无小事 
  企业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在企业内部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权力,企业就是靠一个个员工组成的,只有做好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重视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员工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出力,为企业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3维护企业的稳定,要把握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做到稳定发展 
  企业在制定制度、做出决策时要充分地考虑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情况,很多企业内部不稳定的原因就是错误的制度和决策造成的。因此,做好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也是促进企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发布之前,应该充分的征询全体员工的意见,大家群力群策,以免制度的发布造成员工的埋怨,为企业的稳定埋下隐患。

目前我国扶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有何对策

2. 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难点和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哪些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如燕子河镇有22个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组依赖霍山县台区供电,村小学教学条件差,道路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弱,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桃岭乡金桥村20个组居住库区一线,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难以发展产业。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如燕子河镇金冲村高血压患者多,且因中风、偏瘫使家庭贫困。“因教返贫”的现象仍是常态,中高等教育费用在农村家庭经济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为此,建议:
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促进产业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质量不高、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要加快发展八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蚕桑等见效快、持续增收的产业化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将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分步实施,解决少数发展养猪等功利产业项目、产业项目资金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贫困户参股、入股或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项目,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打一的问题。
二要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扶贫。
一是做好项目精准。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到适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有发展前景的地区,实行连片集中帮扶。要善于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方法,加大贫困户产业项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捆绑经营收入,促进产业到户做大做强。二是强化精准到户。认真开展贫困人口界定和统计工作,摸清现有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构成和特点等基本情况,因户制宜,分类指导,逐村逐户地制定帮扶措施,切实把“精准”落到实处。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运作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提高扶持标准,引导和鼓励发展见效快、能持续增收的好项目。因残疾、疾病致贫或无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低的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并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就学资助和应急救助等结合起来,确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学有所教。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致贫的贫困户,激发、激活他们过上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增收致富。三是加强精准培训。要以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为需求,与厂企联合、与就业从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解决培训大呼隆、学习大众化的问题。四是精准配置资源。充分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社会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探索建立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引导扶贫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
三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促进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主动性,多元培育社会扶贫主体,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扶贫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加大争取力度。要紧紧抓住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加快争取生态补偿力度,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享。加大向上级争取扶贫各项资金争取力度,明确投入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作用,给予贫困地区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强化结对帮扶。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帮助制订具体的帮扶规划,加强资金、项目和政策的谋划支持和对接。帮扶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作,统筹各项产业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帮扶合力,真正让好的政策发挥出好的效益。四是提高宣传广度深度。要积极宣传推广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让扶贫事业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

3. 当前我国扶贫产生了哪些问题?

扶贫工作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当前我国扶贫产生了哪些问题?

4. 在扶贫工作中还有哪些困难?

扶贫对象一直漏洞,在农村尤其是在低保上一贯出现关系户,扶贫也一样是重灾区,如果按照国家贫困标准那么对象众多,摸底和分类,针对性扶贫需要做大量工作,扶贫重点在群众的内生动力,在一些贫困地区,想致富没思路,技术,资金,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政策不够公开透明,在外务工人员很多都不清楚家乡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发展,农村缺乏劳动力,早就出现空心村寨,随着城市发展逐渐成熟,就业也变得十分激烈。
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扶贫工作几个指标,基层党组织管理建设,基本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经济发展等,经济建设重点在建设一个平台,带动老百姓参与,并且获得收益回报,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生活水平。

5. 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
一是时间上的紧迫性和空间上的复杂性。脱贫攻坚工作整体上时间紧任务重,脱贫工作由易到难,我们正走在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路上。剩下未脱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方地理环境差,生态脆弱,脱贫工作难度大。
二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原因的复杂性。这些地方很多贫困人口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同时村内年轻人少,产业扶贫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面临巨大的困难。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已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也比较突出。


扩展资料: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抬高标准,明确今明两年的脱贫任务,持续推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一是聚焦目标,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精确施策,精准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是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四是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
脱贫攻坚明年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对于已经脱贫的群体,相关党委政府责任主体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
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同时,还要注重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参考资料:

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6. 脱贫攻坚是否能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

能够

第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6000万左右,减少了1亿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从3273元,2015年可增加到6600元以上,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连续5年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第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1-2014年,14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新建农村公路124.12万公里,93.5%的乡镇和70.8%的建制村实现了交通通畅。贫困地区累计解决7852万农村居民、1244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和354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完成1565.4万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所有建制村和90%以上的自然村都通了电话。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全面实施免费就业服务,贫困地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全部贫困地区。
第三,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取得突破,精准扶贫战略起步实施。一是摸清了贫困底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到2013年底,共识别确定贫困村12.8万个、贫困户2948万户、贫困人口8962万人,初步摸清了贫困人口结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情况,并建立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网络系统,为动态监测、动态管理打下了基础。

7. 真实的扶贫有多困难?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真正的脱贫有多难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要是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的问题,很难,因为无论如何贫富差距都存在,你不可能完全解决贫困的问题,只能说将大家的差距控制在一个基本上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很多时候,一个地区的人们他贫困并不是因为他不努力,也不是因为他不想赚钱,而是因为没有办法。所以面临的现状就是要什么机会没什么机会上有老下有小,他除了外出务工没有别的选择,但在自己家乡你说他能做什么脱贫致富的工作工厂附近可能都没有几个,而且给的钱也不多,一亩地的产出平均1000块钱可能都没有,10亩地一年才赚1万块钱,1万块钱现在给我干什么的?开发旅游业没有足够多的资金驱动怎么开发旅游业,最基础的基础设施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开发旅游业?
不是,这个地方的人不努力,很多农村的务工人口,他住在自己家里,早上6:00就起床,然后7:30开始干活,剩下的时间都花在路上了,一直到晚上6:00或者6:30做完工作下班了,他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到家,但他一天也就赚个100块钱左右,还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工作,一年下来打零工的,这个收入也就是几万块钱,他们很努力起早贪黑的干活,但是不赚钱啊,他们不想找一个稳定的工厂,一个月也赚个五六千块钱做6休1,这样的工作?他们也想,但是没有这样的工作。
贫困的问题无论如何都是存在的,他不可能完全消除,因为有人有钱就有人没钱,只能说把绝对的贫困逐渐消除,但是当经济发展了之后,仍然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就比如说你的5个手指头,一般来说你的大拇指和小拇指是最短的,你把这两个手指长上去了,变得比中指还长了,那是不是又出现了其他的短板你的试试可能又短了这么一比,好像又有些短,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绝对的消除贫困是不可能的,只能消除那些最贫困的现象,让大家都能够保证最基本的生活。

真实的扶贫有多困难?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8. 为何说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不能低估?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最佳战绩。形势大好,但是脱贫攻坚的成绩不能高估,困难不能低估,问题不能回避,扶贫工作还有作风问题,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不能低估。

报道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脱贫攻坚要坚持现行标准,这是基于对当前扶贫形势的客观判,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仍面临不少挑战,任务依然艰巨。

深度贫困致贫原因复杂,堡垒有待全力攻破。全国还有约12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深度贫困县,2.98万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这些都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要强化支持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整合力度,以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

专家表示,我国约3000万贫困人口中,持证残疾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1000万,对特殊贫困群体要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更精准地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进行产业扶贫,对没劳动能力的做好政策兜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